深圳设计院邢立华:医疗建筑需要“接地气”的设计态度
作为“全方位人文关怀“设计理念的倡导者,他坚持着一种贴近民众,接地气的设计态度,看似随意,仔细品来这何尝不是一种设计的精髓所在!
一个城市可以没有美术馆,但绝不能没有医疗建筑,它是服务大部分民众生命健康的最特殊场所,是每个人都会经历体验的特殊建筑类型。 “人文”是建筑在精神层面的升华要素。“人文”不仅是一种精神追求,更是一种“接地气”的设计态度。
医院功能集成复合化、流程移动终端化、运营网络平台化是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这也是智慧型医院的主要特征。
“复杂性与矛盾性”
的极端建筑类型
医疗建筑作为所有民用建筑领域中最独特的类型之一:开放的公共性、全天候运作的功能性、技术与设备的复杂性。毋庸置疑,它是现代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功能建筑。 一个城市可以没有美术馆,但绝不能没有医疗建筑。它是服务大部分民众生命健康的最特殊场所,是每个人都会经历体验的特殊建筑类型。
医疗建筑本身功能多样,是当今科技发展在建筑领域中的集约表现。错综复杂的专业设备是医院良好运行的重要载体,这都需要依托复杂的技术和工艺。可以说,医疗建筑是体现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的极端类型。
合理与高效的功能布局是医疗建筑设计的核心。因此,优秀的医疗建筑不能以简单的形式主义和风格化来衡量,而需要一套独立的美学价值观来综合评判。这可能是对建筑师的挑战:在熟知医疗功能独特需求的基础上,运用专业技能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为病患营造温馨的医疗环境,同时帮助医患双方建立一种更为和谐的关系。
从2002年至今,邢立华便一直在孟建民院士的团队工作,对于医疗建筑始终坚持着“本原设计观”,它强调医疗建筑设计要以“全方位人文关怀”为核心理念,即医疗建筑设计对医院内各类人群的关注,重视对人的关怀与服务,同时满足“健康、高效、人文”三个要素。这个理念不仅是社会公平的具体体现,也是从物理、心理、生理等全方位的角度去评判一座医疗建筑的标准。
“健康”作为很容易被忽略的设计要素,同时也是现代人最为关注和追求的目标。它包含物理健康、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三大方面。作为一个设计元素,可以狭义的理解,它是建筑营造的室内外环境对人的生理与心理产生健康影响及提供健康的条件。也可以广义解读为综合判断建筑的健康状况,它是评判医院建筑优劣的基本要素。
“高效”不仅是评价医院建筑性能的关键要素,即表现在建造、使用、运行三个层面,还是建筑的重要评估指标,具体表现在功能布局合理、交通流线顺畅、建造材料适宜、建筑构造精巧、节能措施得当、施工工艺便捷、维护运营节省等诸多方面。
“人文”是建筑在精神层面的升华要素。“人文”不仅是一种精神追求,更是一种“接地气”的设计态度。
邢立华反复强调,重视设计元素“人文”中的人,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需要建筑师有针对性的、精细化的落实到每一类人身上的需求。孟建民院士带领的医疗建筑设计研究院团队曾对医院内的人群进行过仔细地研究与梳理,根据人的属性与行为,分为五大类别72个细分人群,实践证明,只有将设计落实到每个类型具体的人群需求,建筑师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人性化的设计。
“在具体的医疗建筑项目中,‘健康、高效、人文’这三个要素的关系既是有关联性的,在设计过程中又需要考虑相互的均衡性与全面性。”邢立华这样总结。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设计项目不仅是邢立华的代表作,也是深圳总院医疗建筑设计研究院“生态型“医院的代表作之一,该项目曾多次斩获国内设计大奖。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占地面积19.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6.7万平方米,床位数2000张。该项目位于深圳市红树林生态保护区北侧,面向深圳湾海景,享有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
设计团队在方案投标阶段主要面临了三大挑战:一是由于建筑限高问题,导致用地相对紧张,在建筑的整体布局上带来不少困难;二是由于建筑基地的局限性,医院入口只能设置在西侧,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院的交通组织难度;三是由于院方希望住院病房既能面向南侧,又可以充分利用景观资源,这也给设计方案提出了很大难题。 在通过反复比选后,设计团队最终采用了主次街的布局模式,通过串联起医院各个功能单元,形成主次分明的鱼骨式交通网络体系。同时利用“双首层的设计策略”,形成人车分流体系,疏解医院复杂的交通。另外,为解决住院病房的朝向问题,三栋住院大楼与特诊中心巧妙地采用L型设计,将建筑有节奏的坐落在基地南侧,充分利用了景观资源。
正是由于创新的设计和先进的管理,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已经成为我国新型医院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近年来受到了很多国内外行业伙伴的参观学习。在建成后,设计团队也总结出了很多设计创新点。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是“生态型”医院的典型代表:为营造健康舒适的整体就医环境,降低日常的运行能耗,项目结合地域气候特点,通过采用下沉庭院、屋顶花园、组团园林等,将自然风、阳光、绿色引入院内,形成生态型微循环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采用了国内首创的立体交通接驳方式。通过大量的下沉庭院设计,将医院形成双首层的交通概念,地面广场为人行系统,地下花园层为机动车系统,彻底实现人车分流。同时利用地下空间,将机动车引入地下花园层,独立设置公交接驳区和的士接驳区,与医院门诊区形成便捷的无缝接驳,减少医院对城市的交通阻塞,还极大提高了救治效率。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国内医疗建筑的改建与新建规模出现了扩张局面。我国医疗建筑变化从20世纪末的医疗改革就已开始进入了大跃进式的发展,并逐步缩短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
对此,作为资深医疗建筑设计师,邢立华心底却有着自己清晰客观的见解,“我们看到医疗建筑设计的进步,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方面的不足,有待改进。”
他认为,目前医疗建筑行业可能存在以下不足:
◆行业标准粗犷:我国目前医院建设面广量大,粗犷式的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难以满足新的医疗建筑发展要求。
由于没有科学规范的行业标准,很多设计师只能凭经验做设计,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这也导致很多医院建筑设计完成度不高等问题。
◆专业人才匮乏:目前我国从事医疗设计行业的细分不够,缺乏专业的医疗工艺师。
◆项目决策盲目:很多项目缺乏前期专业和科学的论证,忽视这一环节直接进入设计环节。这种现象导致的是建筑师在错误的题目上解题,结果往往不尽人意。
◆忽视后期运营:医疗建筑作为一个容纳各种人流、物流的庞大系统,要充分考虑医院系统与城市以及医院内部各种能量、物流的流通交换。目前,很多建筑师往往只重视前端设计、关注工艺流程设计,却忽视医院后期的维护运营。
长此以往,会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因此,医疗建筑师需要从更大层面形成综合设计观。
◆缺乏人文关怀:我国的医疗设计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还略显粗糙,很多细节设计不到位,仍然存在许多盲点。比如我国的无障碍设计较为粗浅,设计规范也只保障了弱势群体的基本安全和基本使用。
就像人类对健康需求是没有止境的那样,医院建筑发展其实也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迭代过程。这种迭代变化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标准:一是根据不同时期人本需求的变化(从基本的健康需求到效率需求,甚至到更高的人文需求);二是医学模式的发展(从学科发展,到病类变化,再到技术的更新),目前医学模式也正逐步走向4P医学模式(4P:预防性Preventive、预测性Predictive、个体化Personalized、参与性Participatory。),即从治疗疾病向预防医学的模式演进,对生命与健康规律的认识趋向整体的医学观。 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邢立华的团队将医疗建筑的发展总结为传统型、高效型、生态型、智慧型四个发展阶段。在互联网发展的大背景下,医院运营的高度信息化将对医院的功能、流程、模式产生重要影响,医院也将发生深刻的变革。
未来,智慧型医院绝不是简单的硬件达标那样简单,它将是一个全方位系统的改变:包括管理思维模式的转变、医学模式的改变、就医流程的改变等诸多方面,这是一个新课题,也对医院的管理者、设计师都提出了全新的挑战,邢立华大胆预言。
21世纪初期,中国随着经济发展和医疗体制变革,促进了对医疗建筑的需求。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邢立华幸运地成为医疗建筑领域中的一员,对于整个行业也总结出了自己的感悟:
由于医疗建筑的特殊性, 建筑师的责任非常重大。
医疗建筑师首先要具有全面的职业素养与高度的社会使命感。其次,需要有严谨的思维逻辑和良好的美学修养,这也许是对建筑师提出的更高要求。 “全方位思考、全过程统合、全专业协同“的意识也尤为重要。“全方位思考” 是在广度上,对设计内容、形式与技术的周全考虑;“全过程统合”是在深度上,对所有设计环节的全面统筹;“全专业协同”是在精度上,对相关专业的整合互动。总之,医疗建筑师需要有贯穿“建筑全生命周期”所有环节的整体意识!
从业经历获第十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深圳市勘察设计行业十佳青年建筑师奖,合肥工业大学建筑学学士。具有十年以上丰富的医疗建筑设计经验,作为主要设计人之一参与的医疗建筑设计约20 项,包括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张家港第一人民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宁波杭州湾医院等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医院。
其参与完成的项目曾获中国建筑设计金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金奖等多项奖项。
意犹未尽?在后台回复数字“5”获取更多干货指尖体验:在后台回复“APP”下载筑医台客户端